機械設備制造業作為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產業,對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較強,盡管2008年以來利潤增速出現明顯回落,但依然保持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水平。機械設備制造業的長期增長速度和贏利水平將更多地取決于產品的附加值水平和技術進步的速度,這是機械設備制造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3、農業政策為農業裝備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近兩年,機械產品市場需求出現新的熱點,農用機械需求保持較快增長速度。隨著對農業各項優惠政策的實施,特別是農資補貼不斷增加,提高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機械持續發展。十七屆三中全會后,國家再次增大農用生產資料的補貼力度,同時放開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鼓勵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發展規模經濟,將有力地促進農用生產機械的需求增長。
經過多年努力,國家加快了農村電網的改造進程,農村用電情況的改善極大促進了農民對小型農機具、灌溉設備的需求,改善了農用機械的使用條件,使得農用機具發展較快。今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會不斷增強,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這一過程將對農業機械裝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市場化程度加深,農產品的生產、儲藏、加工、運輸等環節都需要不斷提高機械化水平,同時設施農業、綠色農業、節水灌溉農業等將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加快成長,對裝備的要求也將進一步提高。
4、機械產品出口繼續增長。作為機械工業大國,我國一些有比較優勢的機械產品還有很大的出口潛力,如中小型農機、中等功率工程機械、普通機床、中檔科學測試儀器、光學儀器等產品在國際上都有較大市場。特別是我國加大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力度,鼓勵企業發展對外工程承包和合作,發展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取得較大進展,這些進展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相關機械產品的出口。盡管美國金融危機的蔓延將對世界經濟增長產生較大影響,發達國家面臨經濟衰退,但我國機械產品的出口市場很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這些經濟體自身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對我國機械產品的需求仍將保持一定增長。
5、擴大內需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帶動機械產品需求增長。隨著西部大開發計劃的穩步推進,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大大促進了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的發展,并帶動一大批通用機械的增長;西部重點公路、鐵路、建筑、水利、電力、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工程施工機械及相關專業設備生產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應對世界經濟下滑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國家將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出臺了累計4萬億元的投資刺激計劃,這將有力地帶動國內需求的增長。